船舶通信與導航專業是天津市高等職業院校優質專業群對接優勢產業建設項目支持專業,也是海軍定向培養直招士官專業。
航海儀器、GMDSS通信設備、船舶導航儀器設備安裝與維護、GMDSS設備操作與維護、船用通信設備綜合實訓等。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掌握船舶通訊設備技術知識、現代通信技術,能勝任現代化船舶通訊設備安裝、調試、運行、維修、檢測、維護以及通信網絡施工、優化、通信設備維護維修、通信服務與銷售的技術技能人才。
(一)導航系統將向微型化、高精度方向發展
依據產品的一般性要求,各種慣導都會在可靠性、易用性、小型化、輕型化、低功耗、智能化、數字化等各個方面精益求精,最快最穩妥地將各基礎領域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慣導產品的開發中來。美軍芯片級原子鐘的體積將比傳統原子鐘縮小100倍,僅15cm3大小,功耗也將降低10倍,精度提高數個數量級。微尺度速率積分陀螺將取代目前慣導裝置中的陀螺儀。導航級慣性微陀螺儀未來體積只有1cm3,功耗5mW,角隨機游走每小時0.001°,漂移率每小時0.001°。芯片級組合原子導航儀將提供高精度的運動探測能力和快速啟動能力,尺寸不超過20cm3,功率不超過1W,其性能遠高于現有設備,具備優越的長期穩定性,啟動時間大幅提高。
(二)通信網絡向寬帶化、數字化方向快速發展
一是無線通信向寬帶化、數字化快速發展。寬帶化、數字化一直是無線通信的發展重點。比如手機,從20世紀80年代的“大哥大”到現在的3G手機,體積越來越小,本事卻越來越大,從打電話發展到高速上網、視頻聊天,這正是寬帶化、數字化帶來的好處,下一代移動通信的帶寬將更寬,業務將更豐富。二是光纖通信向高速率、遠距離方向快速發展。重點是發展密集波分復用、光交換、新型光纖等技術,實現超高速率、超長中繼距離通信。此外,未來隨著納米技術、高溫超導技術、光路集成技術的發展成熟,以及生物計算機、量子信息等前沿高新技術的突破和應用,將可能引發現有通信技術格局的重大變革,通信發展也將產生質的、斷代式的飛躍。
(三)船舶通信導航網絡向一體化、綜合化、智能化快速發展
一是推動不同手段、不同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融合集成,實現網絡功能綜合化、智能化。例如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三網融合”,用戶只需一條線路,就可以打電話、看電視和上網,還有,近年來新興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慧地球等技術,促使網絡功能不斷拓展深化。為了適應這一發展趨勢,要重點發展寬帶網絡、高速數字接入網、自組織網、智能網和信息安全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