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學是從尋找和利用地下水源開始發展的,圍繞實際應用,逐漸開展了理論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分支。工程地質是調查、研究、解決與人類活動及各類工程建筑有關的地質問題的科學。 [1] 工程地質的目的是為了查明各類工程場區的地質條件,對場區及其有關的各種地質問題進行綜合評價,分析、預測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質條件可能出現的變化和作用,選擇最優場地,并提出解決不良地質問題的工程措施,為保證工程的合理設計、順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普通地質學、礦物巖石學、地層學、構造地質學、水文地質、環境科學概論、工程地質、遙感地質、水質分析、水文地球化學、水資源管理與評價、認識實習、專業實驗、地質填圖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培養具有地質學、水文工程地質等知識,從事水資源勘查與評價、管理及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監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門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面向地質、礦產、水利、交通、市政、建筑等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勘察、評價、設計、施工管理和各類地質工程建設、地質災害的評價和治理等工作。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畢業生可在工程地質勘察與設計、水利水電勘察與設計、城鄉建設規劃、道路交通勘測設計、礦山企業、環境監測和國土資源管理等技術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勘察及環境監測評價等工作。男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畢業后擔任水文與工程地質技術員,有較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后,也可擔任技術管理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如水工地質勘察項目負責人、地質單位下屬水文與工程地質部門技術或行政負責人、地質單位技術或行政負責人。